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千千萬萬個“小家”的文明,承載著祖國“大家”的和諧。
獲評“第三屆河南省文明家庭”的原靜平家庭是一個書香濃郁的追夢之家。原靜平和愛人聶巍在生活中孝老愛親、崇德向善,在工作中兢兢業業、屢創佳績。
百善孝為先。原靜平孝順婆婆,在生活的細節中處處可以看到。婆婆年齡大、行動不便,她就學著為婆婆理發;婆婆洗澡時,她就做一名合格的“搓澡工”;婆婆牙口不好,她總是細心把飯菜剁碎,做婆婆貼心的“服務員”。
2015年夏天,婆婆大病初愈,不能吹電風扇和空調。于是,原靜平帶著婆婆到自己的娘家養病一個多月,讓婆婆在山上享受清涼。前年,婆婆不幸離世。她在悲痛之余,寫了一首小詩來懷念婆婆。
“夢想是我動力的源泉?!边@是原靜平家的家訓。家里的每一名成員都謹遵家訓,時刻懷揣夢想,并為之不懈努力。
原靜平是東園學校的英語教師。閑暇時,她經常翻閱教育類書籍,觀看英語特級教師講課視頻,做家務時還跟著錄音機學口語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原靜平不僅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,還主持參與了省、市多項課題研究,多次獲得優秀輔導教師獎、小學英語優質課大獎等,并作為“好家風好故事”宣講團成員在濟源進行了10余場宣講。
聶巍在示范區工商聯從事宣傳調研工作。工作之余,他都會主動學習、看報,苦練業務技能、提高業務水平。多年來,他在全國行業報紙上發表文章20余萬字,多篇文章被“學習強國”及全國工商聯網站“名家觀點”“專家觀點”欄目轉發。2022年,聶巍撰寫的文章《更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》在《人民日報》發表。同年,他被評為市優秀專家人才。他連續兩年在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調查點工作表彰會上作典型發言。
家風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。在原靜平、聶巍的帶動下,女兒傳承家風,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遼寧大學研究生。2020年8月,母女兩人一起赴王屋山區支教。
傳承良好家風,綻放文明之花。原靜平一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“文明家庭”的內涵,也影響著身邊越來越多的人,帶動更多的家庭涵養道德、厚植文化、潤澤心靈,共同推動社會安定祥和、文明進步。(記者 史麗娜)